前不久,全國最大經(jīng)銷商廣匯集團旗下多家4S店提車困難上了熱搜,不少消費者在付完車款后遲遲提不到車,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資金鏈緊張。無獨有偶,就在一個多月前,江蘇省最大的汽車經(jīng)銷商森風集團也被爆老板跑路,車主提不到車;而再往前追溯,今年年初,廣東永奧集團也宣布破產(chǎn)。那么為什么今年的4S店倒閉會成為了常態(tài)?4S店難道真的要完了嗎?
4S店為什么不再風光?
除了大型經(jīng)銷商集團暴雷和破產(chǎn),在大城市也可以見到4S店的數(shù)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4S店之所以活不下去,最根本原因是合資品牌的銷量下滑。4S店動輒數(shù)千平方米的超大面積,即使身處郊區(qū)租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加上幾十上百名員工,運營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當銷量下滑時,高昂的運營成本就會迅速壓垮4S店。
而目前好賣的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品牌,選擇的都是面積和規(guī)模小得多的商超店,一個城市只保留幾個交付售后中心,運營成本低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車企自營模式,對比起經(jīng)銷商集團,車企在資金壓力上也要小得多。
4S店死不足惜?
不同于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一口價模式,4S店是存在議價空間的,消費者想要不被當水魚宰,不僅要有討價還價的口才,還必須在同品牌多家店之間對比價格——目前大城市的4S店已經(jīng)越來越遠離市區(qū),很多附近甚至連地鐵站都沒有,如果你還沒有車準備買第一臺車,光是往返郊區(qū)幾家4S店就已經(jīng)足夠折騰了。
4S店其實就相當于車企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商,想要在車價上卷贏同行,就只能通過各種別的方式來賺錢,比如保險、貸款、精品、售后等等各種陷阱,可以說從踏進4S店的那一秒開始,消費者就需要做好跟4S店斗智斗勇的準備。
反觀直營店,不僅位置和交通便利,而且在同個商場里也有多個品牌的店方便直接對比,逛到累了就在商場吃個飯喝杯奶茶,對比完了回家考慮清楚可以直接用手機下單。最重要的是,直營店也沒有那么多套路和陷阱(不是說完全沒有,只是相比4S店少了很多)。
未來就是直營店的天下?
既然4S店不賺錢,也不受消費者待見,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未來4S店都將徹底消失,全部被直營店取代呢?并不會。雖然直營模式對車企和消費者雙方都利好,但缺點是過于燒錢,車企在面對全國幾百個二三四線城市快速擴張時也會有巨大的資金壓力,同時還有著更大的資金風險。所以像現(xiàn)在的樂道、騰勢等新勢力品牌也在公開招募經(jīng)銷商合作,而像小鵬、阿維塔等品牌則是直營+經(jīng)銷商雙線發(fā)展。
雖說還是與經(jīng)銷商合作,但也不再是像過去4S店那樣批發(fā)新車向消費者銷售,更多的是像投資加盟店那樣投資一個商超店,從每個訂單中拿到一部分的傭金,但不會再有庫存車的壓力。而傳統(tǒng)的4S店短期內(nèi)也不會完全消失,畢竟合資品牌還是有不少的,只是4S店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上會有所縮減,比如像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正在逐步合并銷售渠道,兩個品牌共用一間4S店,有效分攤運營成本。
寫在最后
其實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之所以被自主品牌快速占領,除了因為價格和產(chǎn)品力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傳統(tǒng)的4S店銷售模式,讓整個買車過程對比起全國統(tǒng)一價的自主品牌來說確實繁瑣了不少,而且消費者還要面對從售前到售后的各種套路,如果4S店還想在市場立足,那還是需要一場全面的改革,至少在車價和售后價格層面公開透明,多幾分真誠少幾分套路。